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


【美兆2014趨勢報告】鵝肝?鴨肝?脂肪肝!


  •  
  • 文 / 美兆集團研究發展處、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 劉婷婷博士
  • 2014/08/01

 

  • 脂肪肝製成 殊類同歸
  • 古來在法國料理中被視為非王宮貴冑不能入手的高級食材之鵝肝(foie gras),現在市井小民也都能品嚐得到,但多數都是鴨肝。鵝肝、鴨肝,製作手法相同,就是拼命地餵食鵝鴨飼料,讓他們過度攝食,無法代謝的熱量便轉為脂肪,大量囤積於肝臟,膨脹而粉嫩,於焉造就一種人間美味。法文中的foie=肝,gras=脂肪,意思就是脂肪肝。曾幾何時,人類也進入了這樣的脂肪肝製成工廠,過度地餵食自己,讓自己的肝臟越來越油光,越來越飽滿…
  •  
  • 驚人的脂肪肝成長率
  • 2013年度美兆健康數據資料庫統計發現,透過影像檢查且經醫生判斷為脂肪肝的人數,不論男女,在各個年齡層都呈現驚人的比率(見圖一)。特別是男性,20幾歲的族群有1/3坐擁脂肪肝,30歲後,比率接近6成。而不得輕忽的是10幾歲的男孩竟然也有16%是「脂肪肝養成計畫」的成員。此外,當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,有脂肪肝的人應該都與體重過重或肥胖畫上等號,實則不然。數據告訴我們,有脂肪肝者中,25%的男性與40%的女性,他們的BMI值(身體質量指數)正常(見圖二)。亦即外表看來身材標準,身高與體重的比例屬於正常範圍,殊不知他們的肝臟卻包覆著過剩的脂肪。

 

圖一:各年齡層脂肪肝分布狀況(%)

圖二:有脂肪肝者之BMI分布狀況(%)

圖二:有脂肪肝者之BMI分布狀況(%)

 

  • 生活習慣與基因 為脂肪肝推手
  • 脂肪肝可分為「酒精性」及「非酒精性」兩類。攝入的酒精會在肝臟經過分解後排出體外,但過量飲酒導致肝臟的功能出現異常,以致脂肪累積,為「酒精性脂肪肝」。而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的形成與酒精無關,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、肥胖、糖尿病、脂質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。這一類人體內的胰島素功能低下,除了血糖控制不佳之外,會使得肝臟容易囤積脂肪,形成脂肪肝。此外,輕度脂肪肝也相當常見,亦即BMI與體重正常的人也會有脂肪肝的現象,此與運動量不足、常吃速食、不規律的飲食有關。有時只是體重增加個2、3公斤,就可能在肝臟累積了許多脂肪,不可不慎!近年來,已知某些人種容易發生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,美國的研究發現,拉丁裔常帶有PNPLA3的基因變異,比起白人與非洲裔容易罹患脂肪肝。台灣學者也指出,台灣肥胖孩童體內的PNPLA3也與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有高度相關。
  •  
  • 血液與影像檢查讓肝臟不沈默
  • 資料庫的統計顯示,有脂肪肝者的血糖控制、血脂代謝、肝功能指數都比沒有脂肪肝者來得差(見圖三)。擁有脂肪肝的男女性之空腹血糖平均值皆超過107mg/dL(參考值=100mg/dL,美兆理想值=85mg/dL)。男性的三酸甘油脂平均為163mg/dL,女性為126mg/dL(參考值=150mg/dL,美兆理想值=100mg/dL)。反映肝功能之GPT值,男性平均為42IU/L,女性為28IU/L(參考值=33IU/L,美兆理想值=25IU/L)。這群坐擁脂肪肝的受檢者,透過血液檢驗與影像檢查,呈現出身體處於應當全面警戒的紅燈狀態,即使部分受檢者的外貌仍然有著看似美好勻稱的體型!由於臨床早已知道「脂肪肝    脂肪性肝炎    肝硬化    肝癌」的過程,常常是沈默的肝臟一路無言的發展與結局,所以,一旦知道自己也成為鴨鵝一族時,就不要再持續「飽食終日,無所運動」的生活了!

圖三:有、無脂肪肝與各項檢驗平均數值分布

圖三:有、無脂肪肝與各項檢驗平均數值分布

 

 

  • 「好肝」,彩色你的人生
  • 相對來說,輕度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比較容易改善,包括限制速食的攝取、提高有氧運動量、充分睡眠休憩、均衡飲食,可以立竿見影地降低肝臟囤積的脂肪。若是「酒精性脂肪肝」就必須適度禁止酒精攝取,以避免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炎。改變生活型態、增加活動量,不僅幫助我們脫離鵝肝製造工廠,更能夠避免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癌症等「不動如山疾病群」的威脅。如今,世界上許多動物保護組織主張,過度餵飼鴨鵝,後取其肝以為美食,是一種殘忍虐待,因此發起拒吃運動。我們也應當善待愛惜自己的肝臟,擁有一副「好肝」,人生才會色彩繽紛!

(本文引自「美兆人」第236期。)



【回上一頁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