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


【美兆2014趨勢報告】行之也中庸?膽固醇!


  • 文 / 美兆集團研究發展處、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 劉婷婷博士
  • 2014/12/01
  •  
  • 身體裡的膽固醇,內生性的約佔70%,其餘30%則是經由小腸自食物中攝取而來。膽固醇存在於所有的動物細胞中,也僅能透過動物性食品攝取,是一種對於人體生理機能非常重要的必須營養素。所參與的生理機能包括:修復細胞膜、於皮膚表面製造維生素 D、合成賀爾蒙如雌激素及睪固酮、製造膽酸、幫助大腦細胞聯繫,維持認知學習的功能。
  •  
  • 膽固醇過低 不該輕忽
  • 自20世紀的60年代開始,心血管疾病逐漸成為全球各國的首位死因,血液中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成了萬夫所指的箭靶,無數的醫生、學者與藥廠的研發單位,致力於尋找方法及藥物來降低膽固醇。但是膽固醇真的越低越健康嗎?美兆健康資料庫的統計顯示,血中總膽固醇濃度高於200(mg/dL)者約為44%,低於180的人也有32%的高比例(見圖一)。在目前透過飲食控制、以及服用藥物,追求「低膽固醇」的潮流裡,體內膽固醇量過低的人們就經常成為健康被忽略的一群。

圖一:血中膽固醇濃度人數百分比分布

  • 即使台灣社會的健康思維仍然停留在「如何降低膽固醇」,甚至有將膽固醇污名化的傾向。但是,近二十年的全球醫學研究中,「低膽固醇造成的健康影響」,已經逐漸趕上「如何降低膽固醇」的論文數目。顯示「膽固醇過低」確實是身體健康的一大隱憂,不該輕忽。
  •  
  • 膽固醇低者 與「累」、「鬱」息息相關
  • 簡單來說,膽固醇參與體內細胞的生成。當膽固醇過低時,細胞膜會變得很脆弱,如此一來,因為細胞破損而出血導致中風機率就會升高。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,體內膽固醇濃度較低的人,因心臟病致死的比率確實較低,但是總死亡率卻沒有因此降低。換句話說,「低膽固醇」減少了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,但源因於其他疾病死亡的比率卻升高了。呼應此大型研究的結論,許多團隊也陸續發現,癌症、消化道疾病、憂鬱症、自殺、肺病、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發生,也都與低膽固醇有關。
  •  
  • 透過美兆資料,將膽固醇濃度與例行之「身體小毛病」問卷進行分析的結果發現,血中總膽固醇濃度較低的會員,自述「累」與「鬱」的比例較膽固醇高者來的多,顯示體內膽固醇低的人,可能容易出現活力低下、精神不濟及負面思考的傾向(見圖二)。相對於「累」與「鬱」的相關性,膽固醇高低跟「體重過重或肥胖」就比較沒有趨勢關連性。

圖二:血中膽固醇濃度與身體小毛病「肥」、「累」、「鬱」關係圖

  • 不偏不倚 才能維護理想健康
  • 因此,切勿再有「將膽固醇完全去之而後快」的想法。膽固醇偏高的人固然要透過飲食與運動維持理想濃度,膽固醇檢測值若是低於180 mg/dL,更需要特別留心,適量攝取膽固醇含量豐富的食材,配合運動,盡量提高體內優質的膽固醇,並且補充抗氧化物如維生素 C、維生素 E、植化素、魚油等避免脂質的氧化反應。不偏不倚的膽固醇濃度,才能保護我們免於動脈硬化以及其他各種疾病,維持理想的健康狀態。

(本文引自「美兆人」第240期。)



【回上一頁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