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


【美兆2015趨勢報告】一肚子鳥氣!?(上篇)


  • 文 / 美兆集團研究發展處、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 劉婷婷博士
  • 2014/04/01
  •  
  • 你有多久不曾傾聽身體的聲音?色香味俱全的重口味飲食與旋轉木馬式的生活,讓我們時常不經意地忽略了健康的警訊。美兆首創的「身體小毛病代表字」調查,幫助人們在短短的時間裡,將自己身體的小狀況與小煩惱審視一遍,更重要的是,不要忽略可能的求救信號!
  •  
  • 超過13%的參與者選擇「脹」字,其解為「腹部脹氣、打嗝」。許多人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經驗:與人說話時突然開始打嗝、搭電梯時肚脹想排氣卻得憋到臉紅……這些不明不白的鳥氣,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?
  •  
  • 肚子裡的氣體,包括以下來源:從嘴巴吞進來的空氣、胃液與胰液中和時所產生的氣體、以及腸道細菌所產出的氣體(見左圖)。氣體的大部分會擴散至血液裡,經過肺臟的氣體交換,藉由呼氣時排出體外。透過打嗝與放屁的氣體量,其實不到腹部氣體的十分之一。一般來說,腸胃狀況不良、蠕動微弱、長時間坐姿、缺乏運動、吞氣症等狀況的人容易腹脹,也較易出現打嗝與放屁頻率過高的惱人困擾。

  • 除了胃腸的問題外,也有可能是「吞氣症」所造成的現象!「吞氣症」是由於吞入大量的空氣,囤留於食道、胃、腸道等部位所引起的症狀,除了打嗝、腹部膨脹感以及放屁,火燒心及上腹部疼痛等現象也常發生。然而,只是吞下空氣為什麼會引起這些令人不悅的症狀呢?
  •  
  • 一般進食飲水的動作都會帶入少量空氣,少量並不會造成問題,但是發生「吞氣症」的人,不僅是飲食的時候,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無意識地將大量的空氣吞進肚子裡。譬如當我們感到緊張或不安時,會增加吞嚥唾液的頻率,同時也會將空氣一起吞下。當壓力狀態持續維持,吞嚥空氣也逐漸地習慣化,不知不覺就吞進了很多氣體,堆積在胃或腸子裡,打嗝跟放屁現象就越來越容易出現。此外,也容易發生「逆流性食道炎」(胃食道逆流),酸性的胃液及消化中的食物因為打嗝的緣故回流至食道,導致發炎及疼痛,俗稱火燒心。
  •  
  • 除了長期壓力導致的吞氣習慣,另一個可能原因是「咬牙切齒」。人類的上下兩排牙齒,在放鬆的時候通常會打開數釐米的寬度。然而,當牙齒咬合,特別是臼齒咬緊時,舌頭會貼住上顎,此時唾液會容易流向咽喉的深處進入食道,吞下的唾液愈多,進到食道的空氣也就愈多。因為「咬牙切齒」而發生的吞氣狀況稱為「咬牙吞氣症」。「咬牙吞氣症」不只是引起打嗝及放屁,也是頭痛、肩頸僵硬、眼睛酸痛的原因。更有甚者,造成牙齒的耗損、龜裂、牙齦發炎或是下巴疼痛等問題。我們通常感到緊張或不安時,會不自覺地咬緊牙關。運動、搬運重物或是立志發憤圖強的時候,也會咬牙切齒。即使是看似輕鬆的活動也可能在不經意中咬緊牙齒。牙齒咬合不整跟進食速度過快的人都有可能出現「咬牙吞氣症」。
  •  
  • 針對如何改善「吞氣症」所引起的腹脹,首先必須從首要元兇的「長期壓力」中鬆綁,找尋壓力源,學習適度紓緩緊張。再者,改善「咬牙切齒」的習慣,時常自我提醒要放鬆牙關,透過深呼吸,由嘴巴吐氣的動作可以自然地將牙齒鬆開,深呼吸同時也可以幫助精神紓緩、減輕壓力。此外還必須注意飲食的方式,進食速度太快、發出大聲響的人容易將大量空氣搭配著食物一併吞下肚,切記吃飯時要「好好咬、慢慢吃、喝湯要安靜!」的原則。

(本文引自「美兆人」第244期。)



【回上一頁】